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,自从中国进入疫情零星散发、局部暴发风险并存的阶段后,疫情防控的反应越来越快,措施越来越准,效果越来越好,民众对于国家疫情防控水平的认可越来越高。当然,能达到这样从容不迫的阶段,也是经过了一个过程。
记得年初武汉刚刚发生疫情的时候,因为对病毒的认知不多,对疫情的走向看不清,社会上一度非常紧张。大家宅在家里,心里每天揪着,七上八下的。
武汉保卫战之后,国家宣布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,很多人还不理解,觉得疫情好不容易已经过去了,可以长松一口气了。结果,一方面境外输入案例增多,边境地区防控压力加大,一方面本土新增案例还在出现,尤其是6月初北京发生了疫情,都在不断提醒人们,不可对疫情防控麻痹大意,思想松懈不得,病毒还未退却,找准时机还会发动突袭,于是大家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认识更加深入,更加理解。
社会上的信心,根本上来自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应对策略,工具箱里各种工具种类充足,使用空间充分。应急响应级别及时调整、诊疗方案不断更新、医务人员操作更加熟练、流行病学调查愈加缜密、各方面应对经验持续积累……于是人们看到,疫情在哪里出现苗头,就能在哪里被摁住,露头就打,不会让它肆意蔓延开来,该怎么着就怎么着,我们还怕什么?